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想要用一篇文章来讲述整个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数字,我们却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更多的行业状态。
下面199IT将对阿里巴巴、小米、移动应用、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O2O等热点领域和话题来个抽丝剥茧式盘点,与各位读者一起回顾2014年那些鲜为人知的中国互联网数据。
【8个】2014年中国领先世界的行业
2014年双十一购物节交易额
近日,《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发表分析文章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世界制造工厂而闻名于世。证据也很充足:比如,2011年,中国生产了全球90%的PC、80%的空调、74%的太阳能电池、70%的手机。
在世界工厂的基础上,部分中国行业还推出了一些惊人的创新服务和产品。以下就是中国行业在满足人们需求、推动创新方面比其他国家更为知名的对手做得出色的8大行业:微支付、电子商务、快递服、在线投资产品、廉价智能机、高铁、水力发电、DNA测序。
在西方国家,微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标准,但微支付在美国流行前,这种支付形式已经在东亚普遍使用。
众所周知,大范围的盗版使得企业很难从吸收游戏和软件中盈利。相反,中国科技公司免费提供游戏和网络服务,然后向个人内容的获取收取很低的费用。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帮助数字公司在盗版横行的条件下实现创收,也证明在低收入国家,这种模式更具吸引力。
阿里巴巴在美国IPO成功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值钱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将ebay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本地化”,最终使电子商务超越了传统零售业,并且迅速向大城市以外的二三线城市漫延。毕马威研究数据显示,在2009年至2012年,二三线等小城市的需求帮助中国电子商务营收每年增长逾70%。
既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作为电子商务的配套产业物流自然也飞速发展。福布斯在文章中提到,中国快递服务灵活、快速以及非常便宜。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期间,中国快递数量达5.4亿件,同比增长56%。预计2014年全年快递数量将超过120亿件,甚至逼近140亿件,业务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在线投资产品领域,银行业在中国依旧被严格监管,但P2P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投资平台为众多没有得到传统银行系统服务的用户提供了投资选择。余额宝自2013年6月推出以来已经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在全球也名列前茅。
还有一项领先世界的是高铁。众所周知的是,中国高速铁路系统的设计并不是独家原创。中国高铁系统以日本、欧洲和其他地方的系统为模型,通过与跨国公司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获得专业技术。但中国铁路网络的长度以及通过补贴使得数亿人民支付得起高铁票价的方法让该系统实现了改变。在引领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路上,南北车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其高铁列车还远销海外。近日,有关南北车最终合并方案将在未来两周内将获批消息愈传愈烈,为的是平衡产能的严重重叠和过剩,抱团闯国际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
目前,中国的水力发电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年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可达到250千兆瓦。在全球25个最大水力发电厂中,中国占据11个。
如今,测序一套完整基因组的费用已经从2003年的30亿美元降至只有几千美元。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华大基因则是全球基因测序领域的排头兵,华大的基因测序能力让其在世界基因测序中的贡献占据了50%。
【3000亿美元】2014年阿里巴巴达到的最高市值
上面的盘点提到了电子商务,这里就不能不盘点中国甚至是全球电子商务巨头的阿里巴巴了。
阿里巴巴市值未超过Facebook时的排名
截止2014年12月8月,阿里巴巴以2651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仅次于Google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但就在2014年“双十一”开始后两分钟,天猫用户为阿里巴巴贡献超10亿元销售额,38分钟时销售额已突破100亿元。此时,阿里股价盘中价达119.45美元,创IPO以来新高,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收于119.15美元,收涨4%。
而持有1.93亿股阿里股票的马云,身价已经达到304亿美元,华人首富李嘉诚307亿美元的身份仅有3亿美元的“微弱”差距。如果阿里股价再上涨至120.71美元,马云就可能超过李嘉诚,登顶华人首富。就在笔者进行盘点期间,12月12日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现年50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已经超过香港富豪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目前马云的财富总额达到286亿美元,李嘉诚为283亿美元(呵,看到和前面数据有差距哈,这就是数据的魅力)。
2014年胡润百富榜
不过,马云也可能遭遇和小米类似的情景:“中国首富”的宝座还没坐热就被人夺走,那个人就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王健林在2013年就位列胡润百富榜、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双榜首富,2014年在阿里巴巴上市后被马云超过。近日有消息称,万达商业目前拟定于12月5日启动全球路演,12月1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预计募资额超100亿美元,市值约600亿至1000亿美元。上市后,王健林原来持股约59%计,其股权将摊薄至51.3%左右,相对于马云,此时王健林身价仍落后,不过万达集团的影院业务正在筹备A股上市,到时王健林财富将再增加,再次挑战马云的首富宝座。
阿里巴巴是201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绝对巨星,但也不能就因此忘记中国其它互联网巨头。
2014年8月,工信部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报告(此时阿里巴巴未上市,故数据不包含阿里)显示,互联网百强营收总规模接近4000亿元,入围企业营收规模均在2.4亿元以上。前五名营收总和超过百强总营收的50%,前20位的企业包揽了80%营收,营收集中度较高,规模优势明显。
互联网百强中共有57家企业在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挂牌交易,截至2014年7月31日,总市值达到2.5万亿元。如果再算上阿里巴巴的市值,总市值更高达4.15亿元(截止2014年12月8月阿里股价)。
【第3名】智能手机市场厂商排名争夺战
前面谈到了中国互联网的上市公司,在非上市公司里,还有一匹黑马。对,就是小米!根据坊间传闻,小米估值已经达到了400亿美元。虽然如此,小米最近却有点高兴不起来,这还得从下面两件事儿说起。
IDC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的全球出货量翻了三倍,以此衡量市场占有率由2.1%升至5.6%,跃升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分别领先排名第四和第五的LG与华为0.4和0.5个百分点。不过,小米在第三的宝座上只坐了8个小时,就被联想和摩托罗拉的联姻击垮。在收购之前,联想和摩托罗拉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均排在第五名之外。联想在并入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后,市场占有率将升至8%,明显超过小米和华为,夺上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季军”的宝座。
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让小米挺郁闷的。2014上半年,小米在“虎哥”的带领下,已经成功开拓印度市场,截止2014年10月,小米在印度销量已超过50万台。此前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5%,预计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份额有望增长一倍。但就在12月12日,小米印度官网突发英文公开信,正式宣布在印度停售小米手机。原来,此前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标准核心专利组合(SEP),并下发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这让手机专利薄弱的小米高调进军国际市场前进的道路上遭受了重重一拳。
回顾到这里,199IT又联想到此前,雷军高调宣布小米将于2015年进军美国市场的事儿,不由自主地又为小米捏了一把冷汗。在智能手机专利薄弱的情况下,小米手机能否经受住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以及高通、爱立信和诺基亚等技术厂商的双面夹击,在全球范围内重夺智能手机厂商排名第三的“宝座”,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5.27亿】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
CNNIC: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小米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广阔的智能手机市场和移动互联网网民,这里值得和大家细细回顾一下。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2014上半年,网民对各项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更为深入。
2014年全球“网瘾”者分布
从图中A.T. Kearney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网民的百分比相对较低,占总人口的36%。eMarketer的预测显示2014年中国网民的覆盖率为47.5%,并在2016年超过50%。在增长的这部分网民中,很大一部分是手机网民。不难看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用户设备从功能机过渡到智能手机,完成了从非网民直接变成手机网民的快速过渡。
因此,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智能手机用户极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市场依靠庞大的人口红利及后发优势开始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
【2小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启动App时长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和内容核心,移动应用生态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启动App的时长达116分钟,接近2小时,移动互联网用户的App使用呈现高集中度,经常使用1-5个的App占比最大,接近一半。
2014年中国网民移动应用使用属性
在用户使用习惯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较多的应用以生活娱乐、主题壁纸、视频播放、系统工具、电商导购为主,用户倾向于用App满足自己的休闲、娱乐、购物需求,以及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设备。而一二线城市用户最多的类别是交通导航、旅游出行、金融理财、教育学习和商务办公。这些用户更期待移动互联网满足他们实际的生活、工作、教育等垂直领域的客观需求。
2014年中国网民移动应用使用行业
在移动社交平台的使用上,移动用户更热衷于夜间进行分享,高峰时间为21:00,且男生比女生、95后比其他年龄段更为热衷。友盟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社交、休闲娱乐、金融、电商、出行、系统工具等细分类别的 App 增速很快,生活辅助功能更强的垂直领域,这也将是未来一到两年内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面前的一片蓝海。
【4.68亿】2014年Q3全球微信/Wechat月活跃用户总数
在中国,微信是一款神奇的产品,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1亿仅用了433天。截止2014年10月,微信在国内八大主流安卓应用分发平台上,微信累计用户下载量近30亿次。
腾讯官方Q3财报显示,截止2014年Q3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4.6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与之针锋相对的腾讯另一款王牌社交产品手机QQ的月活跃账户为5.4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6%,增速不及微信。
APAC地区排名前十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
微信/Wechat不仅在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是球第三大即时通讯应用,在东南亚也可以说是叱咤风云。根据GWI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统治了APAC地区移动通讯应用市场,占比为39%,领先排名第二的Facebook Messenger 23个百分点。Skype排名第三,占比为15%。甚至把全球领先的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挤到了第四名。微信于2012年9月进入印尼市场,目前的占有率为18%,与Skype并列第三,Whatsap以34%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不过,截止目前微信用户量同比与去年增长了895%,而同期Whatsap、Facebook、Skype的增长量均不到150%。
而在Whatsap的主场美国,微信/Wechat也毫不示弱。2013年至今,微信美国用户数上涨11倍,已超300万。中国在美国的27.4万留学生,成为向身边的外国朋友推荐微信的主力。洛杉矶市调公司Regan Group也同腾讯签约,在当地推广微信,将微信打造为美国的主流IM/SNS产品。
除了用户数,微信用户属性及使用习惯也值得一谈。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研究,到2014年5月65%的中国网民使用微信,第二位的服务是QQ。在使用频次上,31.4%的微信用户每天登陆微信超过一次,24.9%的人每周登陆好几次。超过五分之二的微信用户表示他们用这一服务了解新闻媒体,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是为了了解明星。关注品牌的受访者占17.7%,零售商只占13.9%。
北师大近期的一项报告则显示,微信在北京、深圳两地居民中的使用规模达到51.70%,微信、QQ、微博三大社交媒体都是在男性中的使用比例高过女性。微信在40岁以上人群中覆盖率高过QQ,而在40岁以下人群中的覆盖率低于QQ。四成使用者的微信联系人数量在50人以下,总体来说男性使用者的微信联系人数多于女性使用者。学历和收入越高的使用者,微信联系人越多。26.1%的微信使用者每天会使用朋友圈。综合以上数据来看,微信群已具备较高的虚拟社会资本,即有较多参与和信任感。
【500家】2013年中国移动应用商店数量
众所周知,因为谷歌对Android系统的开源,不仅导致了Android系统各版本之间的碎片化,还导致了Android应用商店的分裂。再加上谷歌退出中国市场,Gmail、Google Play等一系列谷歌服务被长期拒之门外,进一步加剧了中国Android应用商店的分化,造就了中国Android应用商店市场的繁荣。2013年初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500家独立应用商店,分裂程度令人发指。
不过说到国内Android应用商店的具体份额,就比较头疼,下面的数值也仅借大家参考,具体原因想必读者都懂的。
TalkingData:2014年Q3中国Android应用市场&游戏Top 10
易观:2014年Q2中国全渠道应用分发市场份额
艾瑞:2014上半年手机应用商店占有率
看完上面三个图,想必读者心里有自己的判断,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移动应用商店的用户属性。
2014上半年用户了解手机应用的渠道分布方面,应用商店的分发优势较为显著,65.5%的用户选择应用商店,其次为应用下载网站,占比27.1%。社交元素的加入对手机应用的分发效应暂不突出,仅为17.%。用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应用时,应用的“安全性与隐私保密性”的用户关注度位居首位,占比49.2%,并且会适当参考“应用评分或网友评论”,占比39.0%。
在iOS平台的App Store,2014年最值得称赞的事件肯定是11月17日接入银联支付和19日推出仅支持中国App Store的“1元购”和“3元购”政策。友盟数据显示,得益于支付银联支付和“1元购”政策,App Store付费榜单在48小时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作精良的工具类应用和口碑良好的游戏,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据App Annie Intelligence统计,11月16至22日一周期间,中国区iOS应用商店付费应用的总下载量是上一周的12倍多。
不过,部分以次充好的iOS应用也会打着1元钱的“幌子”来骗取用户的钱包。很多业内人士和用户担忧“1元应用”或将导致优质游戏生存空间缩减,白菜价游戏将打破付费游戏市场的游戏规则。中国App Store市场的付费格局是否就从此改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佐证。
盘点完了Android和App Store两大应用市场的辉煌,还有一个排名“第三”的应用商店则显得有些落魄,它就是微软的WindowsPhone应用商店。
WindowsPhone手机应用下载中,中国用户的下载量仅次于美国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以12%的份额成为最大下载国,中国名列第二,份额为10%。在WP应用中,最重要的营收模式为应用内消费购买,占比为44%,付费应用只占到了26%。
【1200亿元】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
不知不觉,年度盘点已接近尾声,还有许多内容没有涉及。不过,还有两个领域必须得说一说,那就是在线教育和互联网金融。
201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集中爆发的一年,自2013年年初以来,平均每天有2.6家在线教育公司诞生。截至2014年9月,获得投资的在线教育企业已经达到60家以上,其中超过15家是2014年刚上线的项目,有的刚上线1-2个月就获得了投资,更甚者项目还没上线就拿到了投资。
根据好未来的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人民币,2013年至今,国内在线教育投资金额多达9.1亿美元。其中,从2014年5月以来,国内在线教育投资金额达4.7亿美元,在线教育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19%。
在线教育行业全影图
在线教育产品主要分为早教、K12、职教、考研公考和英语培训五个类型,其中在线早教规模最小,英语培训竞争最激烈。K12面临着行业保守、入场难;教师和技术投入成本大;平衡内容质量和数量等三大挑战。职业教育中,IT类培训最多,这类创业企业目前尚难盈利。
在线教育集中学习时段
在用户属性方面,32%的用户每周在线学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也有26%的“学霸”们每周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51%的用户在线学习时段集中在晚上八点至十点。69%的用户愿意为在线学习的优质内容付费,46%的人则看重配套学习资料。
面对资本的快速涌入,在线教育项目如井喷般涌现。不过,市场极度膨胀后总伴随着泡沫破裂,其中以梯子网及那好网的关闭为代表,后面更有粉笔网弃卒保车,当然这其中还有面对BAT等巨头的压力而卖身求全的。在新技术的影响下,在线教育正朝着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和游戏化设计正在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B2C依然是现阶段创业和投资热点,但B2B与C2C项目开始崭露头角,而为大家熟知的P2P模式也在互联网教育领域生根发芽。总之,在199IT看来,在线教育必已经掀起了一场关于“学习”的变革“风暴”,只希望这“风暴”在2015年吹得更猛,塑造出在线教育“核心”,最终让用户受益。
【202家】自2011年至2014年10月出现问题网贷平台
2014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金融LendingClub(LC)成功登陆纽交所,IPO价格为15美元上市首日暴涨56%,市值达85亿美元。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报告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2P网贷市场。截至2014年8月31日,全国目前正在运行的网贷平台约1357家,预计年底平台总数或增至1800家,网贷行业贷款余额约达580.90亿元,1—8月网贷成交量超过1250亿元,预计年底成交量将突破2500亿元。而根据某在线金融搜索平台发布的数据,自2011年至2014年10月共出现202家问题网贷平台,仅2014年倒闭和跑路的P2P网贷平台就已经有61家。即使如此,在网贷大军中,已形成国资系、银行系、保险系、民营系四大阵营,在民营系中又分为传统民营系和互联网公司系。
2014年11月网贷平台综合评级表Top 10
2014年,网贷之家评级报告显示,发展指数排名方面,人人贷、招财宝、有利网、陆金所、拍拍贷、红岭创投、积木盒子、宜人贷、投哪网、微贷网,排名前十。
《P2P网贷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在P2P个贷金融用户中,借出人中72%的人有子女,借入人中47%的人有子女。P2P的关注者以商业人士居多,集中在月收入1万元以上人群比例高达26.1%;其次是5000-10000元之间的群体,达到近20%,这两个群体也是最有可能投资进入P2P的主流人群。P2P用户晚上上网较为活跃,20点到22点为最高峰。
P2P人群与股票人群重合度高
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P2P人群与股票人群重合度高,比例高达44%,借出产品关注度更是超过了67%。总之一句话,关注股票和P2P借贷,都是为了钱。不知道最近中国股市的大涨大跌对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的影响有多大。
自媒体及专业金融网站是了解P2P业务的人群最主要渠道,P2P理财投资者理财源于对高利率的追求,奇怪的是近六成表示资金投入不会高于五万元。目前,风险性和收益的高低是影响投资者最大的两个因素。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P2P网络处于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经营着各自用户,未到互相争取用户阶段。事实上,P2P性质与传统金融机构没有本质的区别,传统金融机构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博取利差的过程。P2P金融也是如此,只是通过互联网集聚公众资金,再通过互联网选择合适放贷对象的过程。但随着P2P平台纷纷推出了保底、保证金、抵押、担保等多种形式来架构风险控制体系,以期获得投资人信任,放大规模,中国的P2P就走上了一条跟老祖先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去了,其实质已经很难用P2P来进行定义,更类似于“网络银行”。
有专家表示,未来中国99%的P2P金融平台即将死亡。199IT认为,虽然以上言论有些危言耸听,但从资本的涌入程度及P2P的跑路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和在线教育都会经历类似于2011年前后千团大战般的“混战”,最后剩下像美团这样的行业侨侨者。毕竟,P2P这个行业是直接和真金白银打交道,一不小心就会触动有关部门敏感的神经。所以,中国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变数还很大,作为用户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避免老婆本、养老本打了水漂。
【4200亿元】预计201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
最后,笔者考虑到从去年到现在断断续续体验了淘点点、美团外卖、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叫个鸭子、天天果园、无止净、功夫熊等服务后,还是决定再来最后一发——O2O。
易观《2014中国生活服务O2O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团购市场成交额达287.7亿元,同比增长102.5%。第三方机构将团购数据与O2O生活服务直接等同,一定意义上是对于团购的认同。那我们先来看一张O2O生活服务结构图:
首先坐标横向是消费频次,从低到高;纵向是消费金额,由低到高,圆圈的大小代表行业规模
O2O的优势在于把网上和网下的优势完美结合。通过网购导购机制,把互联网与地面店完美对接,实现互联网落地,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身的服务。同时,O2O模式还可实现不同商家的联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升至53.73%,从社区范围的拓展来说,社区O2O的大量用户将会从城镇中率先触发,其中尤以北上广深几大城市,因为互联网渗透发展,将会成为行业爆发的排头兵。
在O2O领域,“吃”是第一件大事,2013年外卖市场为64亿美金(400亿元),而外卖占餐饮市场不到10%,包含团购在内的话整个餐饮O2O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团购、点评基本被瓜分殆尽,外卖订餐竞争异常激烈,美食社交化、菜谱App电商化是趋势,而新的创业机会留在了生鲜半成品周边市场和上门服务此类新模式上。
在用户属性上,表示经常使用社区O2O服务的用户仅占4%,71%的用户愿意尝试生鲜食材配送服务,其中38%的用户意愿强烈。不过,超五成用户对于社区上门服务的担忧是收费过高,其次才是服务质量。不过根据笔者对开篇服务的体验,价格也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未来,199IT认为国内O2O市场各细分领域上门服务越来越多,产品定位不断细化,近期出现的殡葬O2O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通过不断深入细化的O2O市场,O2O企业将成为连接顾客和服务人员的中间渠道,从科技人群集中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最后完全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所有支付线上完成,提供完整的闭环交易,最后通过行业的并购和倒闭,产生一两家与BAT并列的O2O巨头,重新塑造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